现在,我想重新理解一下这句话的含义……

给岁月以文明,给时光以生命

昨晚一边翻摘录集,一边思考人生时看到了这么一句话——给岁月以文明,给时光以生命。我当时把这句话摘录下来,是想在闲下来时细细品味这句话的精妙之处。而现在,我想重新理解一下这句话的含义。

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,这句话应该是《黑暗森林》里的,正好呼应了前文所提到的“大低谷纪念碑”上的那句“给岁月以文明,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”。

那么说到“给岁月以文明,给时光以生命”就必须要提到文中“大低谷纪念碑”上的那句“给岁月以文明,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”,提到“给岁月以文明,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”就不得不提到这句话的原型——“给时光以生命,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”。

“给时光以生命,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”是否真如坊间流传的“语出帕斯卡(布莱士·帕斯卡Blaise Pascal)”,以我的能力无从考证。或许,这句话仅仅是后人进行的杜撰罢了。这句话很抽象,我不禁想发问:何为时光?何为生命?既然从中文字面上看很难理解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,那么我想我应该换个思路,于是我查阅了英文版的《三体II·黑暗森林》(Three Body · The Dark Forest)。在英文版的《三体II·黑暗森林》中,“给时光以生命,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”被译为“To the time to life, rather than to life in time”。

在中英文对照理解下,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“让生命的兴衰消长,赋予岁月长河跌宕起伏的深度,而不是让生命随时光的流逝而默默消失”,“时光”就是“时间”,一个恒定的物理量,而“生命”就是你我。或许这么说也很难懂,那么我再换种说法:时间的长度是无限的,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,但是生命具有时间不具有的宽度(当然也可以是厚度),我们应该用具有宽度的生命给时间创造宽度,而不是让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时间一同流逝。

既然读懂了原型的意思,那二次创作的“给岁月以文明,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”也就可以依葫芦画瓢地进行语义解释了——“让人类文明的兴盛衰亡,赋予时光之诗抑扬顿挫的节奏,而不是让人类文明随岁月的侵蚀而渐渐逝去”。

“给岁月以文明,给时光以生命”融合了这两句话前半段,阐述了“文明”、“生命”与“时间”之间的关系。两句话都将时间做为主体,“文明”“生命”只是“时间”的附属品,因为“文明”“生命”都会有消亡的一刻,而“时间”却是永恒不灭的。“时间”为主体,是说我们无法改变“时间”这个恒定的存在,但我们却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,制造“时间”不能拥有的价值。

“让人类文明的兴盛衰亡赋予时光之诗抑扬顿挫的节奏,让生命的兴衰消长赋予岁月长河跌宕起伏的深度。”

寄蜉蝣于天地,渺沧海之一粟。哀吾生之须臾,羡长江之无穷。引用小学课文《生命 生命》中的一句话作为这篇随笔的终结吧——

虽然人生短暂,但是,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!


(版权所有,侵权必究)